赏百年牡丹 感张集古韵 首届合肥(肥东)牡丹文化节盛大开幕(主)
胜日看国色,张集访古迹。4月7日,风和日丽,首届合肥(肥东)牡丹文化节在肥东县张集乡牡丹广场盛大开幕,以两株百岁牡丹领衔的张集牡丹花竞相开放,笑迎四方客。
当天,不少市民从合肥市区自驾前往张集欣赏国色天香的牡丹,寻访古荚树、古石桥和古宗祠等张集古迹,刘氏宗祠和牡丹园内赏花的人们川流不息。
百年牡丹真国色(
首届合肥(肥东)牡丹文化节由肥东县委宣传部、肥东县旅游局、肥东县文联主办,合肥晚报、肥东县新闻中心党委、张集乡党委、张集乡人民政府、东城传媒有限公司、合肥理工学校承办。
此次牡丹节上,当之无愧的牡丹花王是位于张集乡西南部刘氏宗祠内的两株百年牡丹。据《刘氏宗祠》记载,这两株牡丹是清咸丰三年(1853年)李鸿章所赠。李鸿章求学时常作文章请刘福庆批阅指教,为官后从洛阳购来两株牡丹赠老师,同治元年(1862年)刘福庆主持修建刘氏宗祠,将此牡丹由家中移至祠堂。如今,两株160多年的牡丹依然保存完好,芳名远播。在合肥市古树名木信息查询平台上可以查到,这两株百年牡丹在合肥市目前公布的12株名木中一举占了其二,可谓花王中的花王。
眼下正是这两株牡丹的盛花期,数百蓓蕾迎着春风盛开,满庭芳香,但见紫的如霞,粉的像云,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摄影大咖和市民各色手机的镜头纷纷对准,拍下牡丹花王的360度美丽。
在刘氏宗祠边的牡丹园,人们尽情感受了春日游园的惬意。园内种植了近百品种牡丹,既有莲台、贵妃插翠、二乔、乌金耀辉、肉芙蓉、香玉、十八号、卷叶红、霓虹焕彩等传统牡丹,更有岛锦、太阳、日暮、日月锦、锦阁等精品牡丹,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各色牡丹吐芳争妍。
牡丹节开幕式上精彩的歌舞表演,深情并茂的诗歌朗诵,让人们在赏花的同时,尽享丰富的文化大餐,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当天的开幕式上,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还现场授予张集乡为安徽省朗诵基地。
旅游少不了带点特产,牡丹节当天举办的张集乡名优土特产展销,让不少游客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古迹美食尽相欢(
今日张集依旧古风古韵,牡丹节期间,古荚树、古石桥和古宗祠等古迹亦吸引了自驾游客们寻迹走访。
古荚树——崔岗皂荚树:位于张集乡新联合村崔岗村东南部,据可考证记录,该棵皂荚树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古石桥——刘桥遗址:刘桥位于张集乡东南部,刘桥村境内。清道光二十七年,陈、刘两姓为农田用水立合约碑于桥边;古宗祠:张集乡现有宗祠五座,分别是王氏宗祠、刘氏宗祠、薛氏宗祠、黄疃张氏宗祠、张集张氏宗祠,其中刘氏宗祠、薛氏宗祠、王氏宗祠为县级文保单位。
黄疃卤鹅,黄疃圆子,上王挂面,泥鳅烧茄子,上份渣肉,刘岗板酱,游塘寺酱瓜……赏花游景之余,自少不了尝一尝肥东美食,尤其黄疃卤鹅更是人人必点。黄疃大街上的土菜饭店,当天均是高朋满座,让游客们大呼吃了还想来。
张集乡人士提醒,张集牡丹的最佳赏花时间是4月1日—4月30日,有花堪赏直需赏哦! 自驾路线:包公大道—省道101—县道058—张集牡丹广场。合肥晚报文/韩芳图